養牛業行業近期匯總
1.陜西寶雞出臺封山禁牧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封山禁牧條例》,有效保護和培育森林草原植被,鞏固全市造林綠化和退耕還林成果。近日,陜西省寶雞市人民政府印發《寶雞市封山禁牧工作實施方案》,就全市封山禁牧范圍、封山禁牧內容、封山禁牧階段性工作任務和封山禁牧工作的組織領導、職責分工作出規定。
一是封山禁牧范圍包括全市所有林地范圍,包括天然林地、各類國家林業重點工程造林地、封山育林地及其他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等;林地范圍之外的水土流失區、生態脆弱區的草地和退耕(牧)還草地;古樹名木保護群區域,核桃、花椒、板栗等經濟林區域,以及景區、交通沿線、河流兩岸、鎮村綠化等重點區域造林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牧區域。
二是封山禁牧區域內禁止從事放養牛、羊等食草牲畜,焚燒、野炊、墾荒、非法采伐,違法獵捕、采集野生動植物,非法采礦、采石、采砂、取土,損壞、擅自移動界樁、圍欄和標牌等封山禁牧設施,以及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和活動。
三是寶雞市、縣區人民政府是封山禁牧工作的責任主體,成立封山禁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封山禁牧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檢查等,全面推進封山禁牧管理和政策落實。各縣區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扶持政策,加快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切實做到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養殖,有效提高群眾舍飼養殖收益,鞏固提升封山禁牧工作成效。各有關部門按行政區域分級負責、條塊實施,做好封山禁牧宣傳教育工作和責任范圍內封山禁牧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監督檢查。
四是寶雞市封山禁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各縣區封山禁牧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定期通報全市工作進展情況,2021年年底對各縣區封山禁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建立健全封山禁牧工作監管的長效機制,對工作不細、推進不力和長期整改不達標的縣區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追責。
2.陜西省畜牧示范中心秦川肉牛雜交組合試驗取得階段性成效
今年5月中旬以來,省畜牧示范中心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先后赴大荔縣和耀州區對秦川肉牛雜交組合試驗牧場集中蹲點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目前二元雜交后代已陸續生產,雜交后代改良效果明顯且生長發育穩定,階段性成效初顯。
秦川肉牛雜交組合試驗是省畜牧示范中心自2019年以來主抓的重要業務工作之一。該試驗主要是在保留秦川牛耐粗飼、抗逆性強、肉質好等優點的基礎上,針對其早熟性相對差、后軀發育不發達、產肉率和泌乳性能不高等缺陷進行兩個世代的雜交改良,同時保留秦川牛毛色紫紅的外貌特點。
秦川肉牛雜交組合試驗的持續開展對我省秦川牛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我國牛羊生產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5月27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在貴州遵義市鳳岡縣召開肉牛肉羊生產發展座談會,分析當前形勢,研究促進生產發展的具體措施,來自肉牛肉羊主產省農業農村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為貫徹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積極發展牛羊產業,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印發《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肉牛肉羊生產發展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在市場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以來,全國肉牛肉羊生產穩定發展,開局良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肉牛、肉羊出欄1101萬頭和7059萬只,同比分別增長5.2%和7.4%;牛肉、羊肉產量165萬噸和10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0%和8.3%。
會議強調,各地要按照《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要求,統籌謀劃好本地區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抓緊落實中央出臺的肉牛肉羊增量提質等扶持政策,加快品種改良,擴大基礎母畜存欄,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增加優質飼草供應,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逐步規范牛羊屠宰管理,多措并舉增強牛羊肉供給保障能力。